河道治理与河道生态治理修复达到人、水、自然和谐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河道、河岸地带的生态功能逐渐丧失,河道成为排水纳污的沟渠。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河道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景观、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促使人们重视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从治理河流水污染的思路出发,生物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理念深入人心。

河流生态治理修复的基本思路是重建受损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稳定的生物群落,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态位、符合自然演替规律的生境。河流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城市和农村河流生态修复的较终目标是在满足河道功能的基础上,恢复河道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最终达到水清、岸绿、景美、亲水易居的生态河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城市和农村河道污染严重,情况复杂,但清理垃圾、疏通河道、减缓黑臭,水体污染状况已经得到缓解,但要最终完成河道的生态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考虑。多年城乡发展对水环境的侵蚀,使大多数河道变得更加狭窄,加上城乡地表硬化,地表蓄水能力降低,排水、行洪等河道的基础功能,是河道生态修复设计和实施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河流水质恢复到一定阶段后,治理和控制河道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河道生态治理修复也可以促进河道自身净化能力。河流生物多样性是河道生态治理的典型特征,改变现有河道河岸、河底硬化、沟渠化的现状,形成多种河道形态和空间,形成多种水体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从河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出发,从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水体的稳定、生物链的形成,恢复水体的自我调节、平衡和演替能力,将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另外,在河道生态治理修复中,应着重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与城乡、人文景观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水、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