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淤泥的处理方法
1.水下疏浚:抓斗疏浚、泵吸疏浚、普通绞吸疏浚。
水下疏浚一般是指在船上安装疏浚机械,以疏浚船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疏浚设备,挖泥,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到岸上堆场。水下疏浚有以下方法。
a.抓斗式清淤:用抓斗式挖泥船挖出河底淤泥,用抓斗式挖泥船前臂抓斗伸入河底,用油压驱动抓斗插入底泥,闭斗抓取水下淤泥,然后提升旋转,打开抓斗,将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驳泥船,进行开挖、旋转、卸泥循环作业。清除的淤泥通过驳泥船运输到淤泥堆场,从驳泥船上卸泥仍需用岸边抓斗,将驳泥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场。
抓斗清淤适用于挖泥层厚度大、施工区域内障碍物多的中小型河道,多用于扩大河道行洪截面的清淤工程。抓斗挖泥船灵活移动,不受河道内垃圾、石块等障碍物的影响,适用于挖土或夹带较多杂质垃圾的土方;而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组织方便,工程投资较少,施工过程不受天气影响。但是抓斗挖泥船对极弱的底泥敏感性较差,在挖掘过程中容易产生挖掘河床下较硬的地层土方,从而泄漏大量表层底泥,特别是浮泥的情况;容易造成表层浮泥在搅拌后再次返回水体。根据工程经验3-5,抓斗清淤泥的清淤率只能达到30%左右,再加上抓斗清淤泥容易产生浮泥泄漏,强烈扰动底泥,在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清淤工程中往往达不到原来的目的。

b.气泵吸入式淤泥:也称为吸入式淤泥,将水力挖掘的水枪和吸入泵同时放入圆筒状的罩子中,用水枪射入水中将底泥搅拌成泥浆,用另一侧的泥泵吸入泥浆,通过配管送到岸上的堆场,整个机械设备设置在船上,一边移动一边去除。另一种泵吸法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吸入淤泥的方法,在重力作用下将圆筒状下端的开口泵筒沉入水底,沉入底泥后,在泵筒内施加负压,软泥在水的静压和泵筒的真空负压下被吸入泵筒。然后通过压缩空气将筒内的淤泥压入排泥管,淤泥通过排泥阀、输泥管输送到运泥船或岸上的堆场。

泵吸式疏浚设备相对简单,可配备小中型船舶和设备,适合小河施工。一般情况下,大量河流容易吸出,导致后续泥浆处理工作量增加。同时,我国河流垃圾成分复杂,大小不同,容易造成吸泥口堵塞。
C.普通绞吸清淤:普通绞吸清淤主要由绞吸挖泥船完成。绞吸挖泥船由浮体、铰刀、上吸管、下吸管泵、动力等组成。它利用安装在船前的桥梁前缘绞刀的旋转运动,切割搅拌河床底泥,混合泥水形成泥浆,通过船上离心泵产生的吸入真空,使泥浆沿吸入管进入泵的吸入端,通过全封闭管道输送(排出距离超过挖泥船额定排出距离后,中途串联接力泵船进行加压输送)。
一般绞吸式清淤适用于泥层厚度较大的中、大型河流清淤。一般绞吸式清淤是一种挖、运、吹一体化施工过程,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泥,不会产生泥浆散落或泄漏;一般绞吸式清淤不会影响河流的通航,施工不受天气影响,同时采用GPS和回声探测器进行施工控制,可提高施工精度。一般绞吸式清淤由于采用螺旋切片绞刀进行开挖,容易造成污染物在底泥中扩散,同时也会出现较严重的回淤现象。一般情况下,底泥的清除率在70%左右。此外,吹淤泥浓度较低,导致泥浆体积增加,会增加淤泥场面积。
2.环保清淤。

环境友好型清淤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以水质改善为目标的清淤工程,另一方面是在清淤过程中能尽量避免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环境友好型清淤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挖掘精度,防止漏挖和超挖,不损害原生土;另一方面,在清淤过程中,要防止干扰和扩散,不要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降低水体的混浊度,控制施工机械的噪音,不要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要远离居民区,防止途中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
环保保护绞吸式清淤是目前最常用的环境保护清淤方式,适用于大型、中型、小型河流、湖泊和水库,多用于河流、湖泊和水库的环境保护清淤工程。环境保护绞吸式清淤是利用环境保护绞吸式清淤船进行清淤。环境保护绞吸式清淤船配有专用的环境保护绞刀头,在清淤过程中,利用环境保护绞刀头实施封闭式低干扰清淤,挖出的淤泥通过挖泥船上的大功率淤泥泵吸入输泥管道,通过全封闭管道输送到指定的卸泥区。
环境友好型绞吸式清淤船配有专用的环境友好型绞刀头,具有防止污泥泄漏和扩散的功能,可疏浚薄的污染底泥,对底泥的干扰小,避免了污染淤泥的扩散和逃淤现象,清淤浓度可达95%以上;清淤浓度高,清淤泥浆质量分数可达70%以上,一次可挖泥厚度20~110cm。与此同时,环境友好型绞吸式挖泥船具有高精度定位技术和现场监控系统,通过模拟动画,可直观地观察清淤设备的挖掘轨迹;高程控制采用挖深指示器和回声测深仪,精确定位绞刀深度,挖掘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