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沉淀技术简介
磁混凝沉淀是指将4.8-5.1同时加入传统混凝沉淀工艺的磁粉,使其与污染物絮凝相结合,增强混凝沉淀的效果,使絮体产生的絮体更加密实,从而实现高速沉降。磁絮体的沉降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米以上。通过高剪切机及磁种捕捉器(磁力分离机),磁粉可循环使用。体系中大部分污染物的反溶过程发生反溶过程的机率很低,另外在体系中投加的磁粉、絮凝剂对细菌、病毒、石油等多种微粒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尤其在除磷效果方面优于传统工艺。因其高速沉淀性能,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占地少、投资少等优点。磁混凝沉淀是一项创新技术。磁混凝沉淀技术起源于美国,由于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较少,磁混凝沉淀技术由于磁粉的回收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该技术难题已成功解决,磁粉回收率可达99%以上,从而充分体现出磁混凝沉淀技术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工程上应用这一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河道黑臭水处理、高磷废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已逐步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磁凝聚沉淀流程。
所处理的污水首先进入处理装置的1级混合池,同时将混凝剂PAC投加到一级混合池中,两者充分混合后,进入2级混合池,再与回收磁粉和回流污泥混合,然后进入3级混合池,与加入的助凝剂PAM反应,产生大絮体,最后进入沉淀池快速沉降,出水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或直接达标排放。沉降池中的污泥经沉淀池中沉淀后,一部分通过污泥回流至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另一部分由高剪切机分离出污泥,进入磁选机进行磁粉回收,再进入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剩余污泥进入后续污泥处理系统。配药室调配好的PAC和PAM溶液通过药泵输送到各加药点。PAC在一级混合池中投加。PAM投加到3级混合池。

适用范围
生活污水:除SS、全磷;自来水领域:除磷、除藻类外,还包括污水厂提标改造;深度除磷、除悬浮物;河道黑臭水治理;重金属废水处理;含油废水处理)自来水领域:除磷、除藻、软化。

过程特性。
1.沉降速度快,沉降速度高达40m/h;
2.地面负荷高,可达20m³/mh~40m³/mh;
3.停留时间短,进水到出水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有效地减少了占地面积,沉淀池的占用面积可降至传统工艺的1/20;
5.高效除磷,出水的总磷可降至0.05mg/L;
6.出水透明,浊度<1NTU;
7.SS去除率高,出水<2mg/L;
8.磁粉再利用,回收率99%以上,运行成本低;
9.有效地优化投药量,降低操作费用,在情况下,加药可节约15%;
10.系统紧凑(也可制成移动处理机),可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