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工艺
UASB工艺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Up-flowAnaerobicSludgeBed,注:以下简称UASB)作为一种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再生清洁能源——沼气,因为它具有厌氧过滤和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性。一九七一年荷兰瓦格宁(Wageningen)拉丁格,农业大学(Lettinga)通过物理结构设计,教授利用重力场对不同密度物质作用的差异,发明了三相分离器。使活性污泥停留时间与废水停留时间分离,形成上流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雏形。一九七四年荷兰CSM公司在其6m3反应器处理甜菜制糖废水时,发现了活性污泥自身固定机制形成的生物聚体结构,即颗粒污泥(granularsludge)。颗粒状污泥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也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UASB技术对不同含固量的污水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其结构、运行、维护管理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技术已经成熟,越来越受到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视,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应用。
气浮法
将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附着在废水中的悬浮污染物的载体,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阻力,从而使污染物漂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后用刮渣设备从水面刮去泡沫,实现固液或液体分离的过程称为气浮。
气浮除油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水之间表面张力大于油气之间表面张力的特点,油疏水,气相对亲水,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同时加入浮选剂,使油颗粒粘附在气泡上,气泡吸附油和悬浮物上浮到水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气浮法主要去除残留的浮油和不含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油。缺点是设备旋转部件多,含油污水盐含量高,腐蚀性强,工艺运行稳定性差。
混凝法

混凝法是在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化学物质,通过稳定、架桥等反应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凝结沉降。水中处于胶体状态的污染物通常具有负电荷,胶体颗粒相互排斥形成稳定的混合液。如果水中带有相反电荷的介质(即混凝剂),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可以变成电中性,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凝结成大颗粒下沉。
该方法用于处理含油废水、染色废水、洗发废水等。这种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一起使用,一般用于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碱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主要设施之一。生物膜法是一种主要生物处理方法的总称,主要采用微生物(即生物膜)附着在某些固体表面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密度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过滤材料或载体。生物膜自过滤材料可分为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和运动水层。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水层的有机物,通过好气层的好气层分解,然后进入污水中。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结构是浸入式生物滤池,又称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覆盖着生物膜。在接触废水和生物膜的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新的生物膜。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入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被净化。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需要的氧气来自水,而废水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气通过池底的穿孔布气管进入水流,当气泡上升时,向废水供应氧气。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特点:
1
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和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高。
2
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操作管理简单。
3
因为生物固体量大,水流又属于完全混合型,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突然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
4
当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量较小。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ceBioreactorReactor,简称MBR)是由膜分离和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而成的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与传统的生化处理技术相比,MBR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的主要特点。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容易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管理简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项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已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埃及等1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处理规模为6~13000m3/d。
近两年来,膜生物反应器在中国进入实用阶段。MBR系统的处理对象已经从生活污水扩展到制药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废水、屠宰废水、烟草废水、豆制品废水、粪便废水、黄泔污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中水回用将是MBR在中国推广应用的主要方向。一些应用实例表明,MBR对生活污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难降解工业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