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砂沉淀技术
微砂沉淀技术
微砂沉淀工艺(Actiflo)由法国Veolia集团OTV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浊度、色度、藻类、铁、锰和颗粒状有机物。该过程利用微砂和聚合物絮凝剂将污染物和微砂聚合成150直径μm以上大颗粒絮体加速沉淀分离,结合斜板沉淀原理减少沉淀池面积和沉淀时间,保持良好稳定的出水效果。

微砂污泥沉淀后部分循环,实现水力旋流器中的泥砂分离和微砂再利用。微砂沉淀工艺水力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启动快,SS去除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
针对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1992年微砂沉淀工艺在Colombes市的SIAAP水厂建立了试验装置,试验结果良好。目前,国内外560多个项目采用微砂沉淀工艺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
2006年,北京九水源厂利用Actiflo混凝池、聚合池、微砂加入池、絮体熟化池、斜管沉淀池改造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NTU以内[24]。

Actiflo沉淀工艺还可为后续过滤和膜处理装置提供预处理,去除SS在多雨城市,结合初期雨水处理,充分挖掘优异的沉淀性能。Actiflo工艺对不同水质的适应性、絮凝方法的优化及其与污水相关的应用可能是未来更重要的研究方向。
过滤技术的进展

以砂滤技术为代表的传统过滤技术利用石英砂等颗粒过滤层截留水中的悬浮杂质,具有较长的应用历史。但由于过滤介质和冲洗方法的限制,长期污水截留率有限,运行效率低,能耗高,更换周期短。典型过滤技术的分离负荷。
混凝技术还可以提高传统过滤技术的分离精度。动态砂过滤技术通过连续过滤将分离负荷提高到传统技术的两倍,动态膜和滤布过滤技术对提高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有明显的作用。膜技术的分离精度最高,但分离负荷和处理成本已成为该技术广泛应用的限制因素。这也促使研究人员探索了高过滤精度和快速处理的新过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