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选择碳源?
工业污水脱氮主要是生物法,生物脱氮包括氨、硝化和反硝化三个过程,反硝化是实现完全脱氮的关键环节,但反硝化细菌是异质微生物,需要外部有机碳提供反硝化过程所需的营养和电子,因此污水中的有机碳含量通常成为影响工业污水脱氮效果的最短板。
然而,大多数工业废水中有机碳含量较低,氮含量较高。这种低碳高氮的局面已经成为许多客户的痛点。为了使出水总氮达到标准,水厂必须增加碳源。
如何合理选择碳源?
工业污水生物脱氮如何合理选择碳源?
在选择外加碳源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成本和效益,还要考虑碳源本身的安全性和生物池的实际有效停留时间。总之,越便宜越好。
那么,如何选择碳源呢?选择碳源时可参考以下原则:
1.外加碳源易被微生物降解,不会对后续出水达标产生不利影响。
2.反应速度足够快,确保碳源尽可能疲劳,缺氧功能区耗尽,避免增加后续曝气系统的负担和运行成本。
3.不会对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的丰富度和数量产生不利影响,避免碳源加入前后微生物的短期适应性,或培养只吃不干活的丝状菌。
4.价格便宜,安全性好,易于投加、保存、运输和使用。
碳源使用小知识!
1现场工艺不同,投药位置/时间不同。
选择合适的碳源位置,既能最有效地利用碳源,又能减少碳源消耗。
例如:三级AAO(AO)工艺,我们通常在二级AAO(AO)中添加缺氧段;一级A/A/O工艺水厂的最佳投放点为缺氧池;A/O工艺水厂的投放点为厌氧池;Orbal氧化沟的最佳投放位置为外沟;CAST工艺水厂的最佳投放时间为曝气末期或沉降初期;SBR工艺水厂的最佳投放时间为曝气末期或沉淀初期。
2.切换碳源时注意依赖性。
你在中试切换碳源时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一次性切换新碳源,碳源消耗增加,出水量超标,是微生物典型的依赖性问题。就像孩子在接受新事物时需要一点一点的引导一样,微生物的依赖性也应该慢慢改变。因此,中试碳源切换不宜操之过急,按比例逐步切换,切换速度不宜过快。